骨质疏松为何开始光顾青壮年?

一直被视为“老年人专利”的骨质疏松,如今正不断“突破”年龄限制,悄然侵袭着年轻一族。近日,在广州的一次全民骨测活动中,54岁的郎平打败了31岁的年轻主持人,排球教练的骨密度依旧优良!最为令人惊讶的还是,30-40岁的人群中,骨量流失及骨质疏松者高达47%。专家提醒,骨质疏松绝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从35岁开始,就进入了骨量减少的“警戒线”,应该定期查查骨密度,并且及时补钙,预防骨质疏松。

 

 

不爱运动会令后生骨量减少

 

34岁的女教师户外爬山,脚下一滑,身子一歪,就听“咔嚓”一声,左小腿一阵剧痛传来。她立刻喊同行的人说骨折了。大家都不大信,又没摔又没磕,怎么会骨折呢?大家七手八脚找了几根树枝固定好她的小腿,抬下山送医院一查,还真是骨折了——小腿胫骨、腓骨同时骨折不说,脚腕还有一处骨裂。大家都叹息,这还是骨头吗?

 

骨科专家指出,这种情况不少见,可能与患者很少运动,肌肉力量不足等有关。专家分析到“很多年轻人发生了骨折后才发现患有骨质疏松,而如果已经发生骨质疏松就无法恢复原状了。现在很多年轻人的骨测结果不理想,原因有很多,除了生理原因外,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如户外活动少,缺乏日晒,平时又很少运动,摄入的钙不足,还喜饮碳酸饮料等,这些都是最终导致骨质疏松的罪魁祸首。”

 

35岁为骨量警戒线把握补钙黄金期

 

专家指出,人在35岁左右骨量达到最高峰值,之后就会逐渐减少,体内钙质“支出”大于“收入”。随着年龄增长,钙质流失会进一步加速,若没有足量钙质的补充,就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的骨骼健康问题。所以,补钙不仅是老年人关注的问题,应该从35岁开始,就要把握补钙黄金期,现在补、将来用。

 

有不少人认为多吃钙片就可以防止骨质疏松,其实,单纯吃钙片、喝骨头汤也不能很好的防止骨质疏松。年逾五十,骨密度还保持中上等水平的排球教练郎平就认为自己的良好状态要归功于营养均衡和每天运动。顾客专家也指出,运动有两种好处,首先可以刺激我们的骨头,让我们的骨量上升。另外,户外运动晒太阳,也有利于体内维生素D合成,从而提高钙的吸收。

 

可见,预防骨质疏松不要盲目补钙,补钙要讲究安全有效,专家推荐体恒健牌钙之缘片,它不仅含有补钙安全的碳酸钙配方,还有能促进钙吸收的维生素D,避免了单独补钙缺乏维生素D的促进吸收弊端,特别适合中老年人补钙服用。专家还建议补钙宜在晚饭后,此时胃肠对钙的吸收比较好。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补钙 骨质疏松 维生素D